即时新闻
正义反腐网> 经济与法> 浏览文章
地方化债缓慢 城投债“隐性展期”频现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作者:沈越采 新闻来源: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沈越采报道)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压力持续上升。多家机构测算,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约2.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净融资为负,偿债压力上升。各地“化债行动”进度不一,债务展期与资产置换频现。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末城投债存量约15.5万亿元,若按广义口径估算约40万亿元,地方财政风险持续积聚。


图为示意图。城投债务真的会拖垮老百姓,全民共担的安全资产底色。.jpg

图为示意图。城投债务真的会拖垮老百姓,全民共担的安全资产底色。图片来源:资料图


       今年初以来,财政部多次要求地方政府加快融资平台债务化解,强调不得新增隐性债务。但据地方媒体报道,贵州、云南、河南等地的城投公司仍在以资产注入、土地抵押及政府回购方式维持偿债能力。部分地区平台企业被要求自筹资金“先息后本”,延缓债务到期压力。


       据Wind资讯统计,上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约2.81万亿元,净融资转负;多个省份近期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在年底前完成部分融资平台分类处置工作。《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多地化债进展缓慢,部分地区通过展期与再融资维持偿债能力,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进度已接近九成。


       另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公司数量与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来源:新华社2025年10月26日,引用央行行长潘功胜报告)。表面看似压降显著,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减量背后仍伴随资产转移、债务展期与政府承接的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了某省财政部门前负责人王先生与一位城投公司内部人士刘女士。张先生表示:“今年中央对隐性债务的要求比以前严,化债用的专项资金、人员支援都有提升,但地区财政收入下滑明显,土地出让与地方税收减少,平台公司仍得靠展期与资产置换来维持。”


       王先生透露,地方政府对“化债”任务普遍采取分阶段核销与账面平移方式,部分地区将债务分类转入城投或国企资产,以规避审计压力。他说:“兰州现在主要做的是把存量债务数字做小、报表做平,但真正偿还比例不高。很多县级财政连工资都紧张,只能先稳住现金流。”他补充说,地方在执行中存在“数字化债”倾向,中央要求的压降额度与实际支出常有差距。


       贵州一城投公司刘女士透露:“我们公司今年有两笔债务本应到期,但与地方政府协调后,以政府回购承诺加土地抵押方式延至明年四季度;财务报表里虽然标示‘已置换’,实质上仍在展期阶段。”


分析:债务从显性账户移向隐性平台 债务风险未减


       一名长期研究地方财政的学者对记者表示,所谓“账面化债”在实际操作中意味着债务从显性账户移向隐性平台,地方虽暂时完成上级考核,但结构性风险并未减少。“地方债问题的实质不在数字,而在现金流。只要财政收入不恢复、土地市场不回暖,债务仍会在隐蔽渠道中积累。”


       这名学者说,短期内官方更多依赖行政督导来稳住舆论与金融信心,而地方财政的真正修复仍需经济实质增长支撑。“但近期所谓的回暖,只是官方安抚老百姓,他们哪里敢说寒冬要来了。”


       金融机构信贷收紧财政部门
前负责人张先生指出,中央化债要求严格,但地方收入下滑明显,部分城市“化债靠借新还旧”的现象仍在持续。“不少地方政府借助平台公司以土地抵押、资产注入方式维持运转,债务的真正减少有限。现在银行都不肯贷款了。”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贺强(化名,已离休)受访时表示,融资平台问题已成地方债风险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资产收益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若无新增财源支持,债务化解进度将继续受限。


       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城投债实际违约虽少,但“隐性展期”普遍存在。由于金融机构普遍被要求维护地方信用,部分债务虽未违约,实际已进入延期与再融资阶段,仅以会计方式维持表面稳定。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地方化债缓慢 城投债“隐性展期”频现   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压力持续上升。多家机构测算,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约2.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净融资为负,偿债压力上升。各地“化债行动”进度不一,债务展期与资产置换频现。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末城投债存量约15.5万亿元,若按广义口径估算约40万亿元,地方财政风险持续积聚。 【详细】

山东中储粮仓库坍塌致7死事故违... | 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专家揭经济... | 微视频|苏州一名女交警骑摩托车...

微视频|长期熬夜刷手机,浙江30岁小伙智力退回3岁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和电子游戏,长期熬夜刷手机甚至成为年轻人“通病”。近一个月,浙江省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8例脑膜炎患者,平均年龄26岁,最小的才16岁,其中一位30岁小伙子智力退回到3岁,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熬夜刷手机。 【详细】

律师取万元以上遭建行盘问报警 ... | 河南开封政府拟将东苑夜市迁入该... | 上海访民联名呼吁政府取缔黑监狱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