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正义反腐网> 土地侵占> 浏览文章
左手倒右手 全国各地政府开皮包公司买自家土地
时间:2022年11月21日 作者:程敏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中国房地产业日益趋冷。据媒体披露,全国多地政府使用造假方式试图维持房地产“热度”,地方政府包括临时开设新公司(城投公司、交投公司),大量购买自家出售的土地。


2022年10月20日,上海郊区的一个建筑工地。.png

2022年10月20日,上海郊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两年来,中国大型私营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财务危机,纷纷停止购入政府土地,使得大量土地流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收入锐减。地方政府开始玩起“自己买自己土地”的游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少地方政府通过自己支持的公司、政府融资平台或是有国资背景的开发商,来收购政府出售的土地,以填补私营开发商留下的缺口。并且,近期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记录显示,有些地方参与竞标国有土地的买家,多是交易前不久刚刚成立的公司。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在近期出让的73块住宅用地中,有54块是由市、区、县政府或其下所属部门控制的当地公司购买。其中多家公司是在宣布土地拍卖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成立的,而且一些公司共享相同的注册地址,法定代理人也相同。这些公司均以底标标得土地,没有任何溢价。


       辽宁省沈阳市的情况也非常相似。今年沈阳拍卖的23块住宅用地中,有14块被1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当地国企买下。多家企业是在出价前一周成立。


       江苏省苏州市今年出售的93块住宅用地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由当地国企中标买走。其中有7笔交易,中标的国企是在当地政府宣布出售土地后成立。


       报道引述高盛分析指出,迄今为止,今年中国22个主要城市的土地竞拍,有大约6成的土地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中标,其中大部分是以底标出售。


       报道说,这显示大量来自地方政府内部或者从银行借来的资金,已经进入国企并用于购买土地,接着被地方政府列为财政“收入”。


       报道亦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没有人买地,将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这种“自己出售自己买”的操作可能还会持续。


       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天磊分析指出,全国地方政府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市场的活络”,但这种行为只不过是“把钱从左边口袋挪到右边口袋”,而且在借贷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成本,是“愚蠢的举动”。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由国企出面收购有助于保持土地价格稳定,但可能对整体经济产生破坏性的连锁反应。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约谈爆冲突:湖北随州“网红局长”解伟殴打组织部长张卫,知情人透露原因   2025年1月16日,有关“‘网红局长’解伟已卸任”的消息登上热搜榜,引发关注。有消息指,湖北随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卫在与该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解伟谈话时被打伤,据知情人士透露,打人者为“网红局长”解伟,已卸任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详细】

微视频|广州工头被扣工程款,包... | 山东一储户取2.9万遭排查,银... | 遭内蒙法院法警喷辣椒水,5名律...

从车企到光伏业 中国更多领域陷入“内卷”   从2024年年初中国车市启动价格战,再到日前两大光伏企业巨头为反内卷,同日宣布减产自救。随着“内卷”这一社会学术语的高频率出现,外界注意到过度竞争及内耗的现象正在席卷中国更多行业。专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详细】

中国多地官宣取消公摊面积,网民... | 中国光伏发电陷低价困境 最低跌... | 浙江宁波市民花27万送父母进养...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信息!
  •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