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正义反腐网> 土地侵占> 浏览文章
左手倒右手 全国各地政府开皮包公司买自家土地
时间:2022年11月21日 作者:程敏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中国房地产业日益趋冷。据媒体披露,全国多地政府使用造假方式试图维持房地产“热度”,地方政府包括临时开设新公司(城投公司、交投公司),大量购买自家出售的土地。


2022年10月20日,上海郊区的一个建筑工地。.png

2022年10月20日,上海郊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两年来,中国大型私营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财务危机,纷纷停止购入政府土地,使得大量土地流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收入锐减。地方政府开始玩起“自己买自己土地”的游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少地方政府通过自己支持的公司、政府融资平台或是有国资背景的开发商,来收购政府出售的土地,以填补私营开发商留下的缺口。并且,近期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记录显示,有些地方参与竞标国有土地的买家,多是交易前不久刚刚成立的公司。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在近期出让的73块住宅用地中,有54块是由市、区、县政府或其下所属部门控制的当地公司购买。其中多家公司是在宣布土地拍卖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成立的,而且一些公司共享相同的注册地址,法定代理人也相同。这些公司均以底标标得土地,没有任何溢价。


       辽宁省沈阳市的情况也非常相似。今年沈阳拍卖的23块住宅用地中,有14块被1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当地国企买下。多家企业是在出价前一周成立。


       江苏省苏州市今年出售的93块住宅用地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由当地国企中标买走。其中有7笔交易,中标的国企是在当地政府宣布出售土地后成立。


       报道引述高盛分析指出,迄今为止,今年中国22个主要城市的土地竞拍,有大约6成的土地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中标,其中大部分是以底标出售。


       报道说,这显示大量来自地方政府内部或者从银行借来的资金,已经进入国企并用于购买土地,接着被地方政府列为财政“收入”。


       报道亦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没有人买地,将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这种“自己出售自己买”的操作可能还会持续。


       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天磊分析指出,全国地方政府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市场的活络”,但这种行为只不过是“把钱从左边口袋挪到右边口袋”,而且在借贷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成本,是“愚蠢的举动”。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由国企出面收购有助于保持土地价格稳定,但可能对整体经济产生破坏性的连锁反应。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永辉超市上半年净亏2.4亿元 关停227亏损门店   中国连锁超市企业永辉超市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超20%,归母净亏损2.41亿元,扣非后亏损扩大至8.02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大规模关闭227家亏损门店,转型阵痛凸显。 【详细】

深圳富豪陈红天炒楼亏13亿港币... | 骗子横行 假院士阮少平、假参事... | 河南和田玉造假产业链曝光 4人...

河南郏县“续面事件”持续发酵 面馆被逼关闭   近日,发生在河南郑州“老霍记郏县饸饹面”的“一碗面”风波,在网络发酵数日后最终以面馆关门停业收场。此话题更被推上了热搜。这场因一碗面引发的争议,在舆论多次反转后,暴露出网络时代的复杂性,让事件的两方当事人都成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详细】

江西蜜雪冰城奶茶未开封惊现蟑螂... | 山东临沂碧桂园楼盘烂尾 经济萧... | 被诱骗至缅甸 陕西孕妇获救表哥...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信息!
  •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