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黎明报道)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王生物”)(股票代码:000078)日前表示将公司部分股权出售给广东省属国企丝纺集团转让一事被终止,该集团资产重组按下暂停键。据悉,该集团三年累计亏损了39亿(人民币,下同)。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图片来源:资料图)
海王生物(股票代码:000078)在其发布的《关于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公告》中表示,经“友好协商”, 海王生物和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解除协议》,并将无息退还丝纺集团此前支付的1000万元意向金。这场历时三年的股权出让画上句号。
▲2025年6月6日,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发布的《关于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公告》,海王生物易主国资企业计划被终止。(图片来源:海王生物公告 / 截图)
早在2022年3月,海王生物首次公告称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及控股股东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项。直到2024年7月,双方才最终商定转让细节。
▲2025年6月6日,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发布的《关于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公告》,海王生物股权转让被终止。(图片来源:海王生物公告 / 截图)
此次公告显示,2024年7月双方交易方案商定:海王集团将其持有的3.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2%)以每股2.43元价格转让给丝纺集团,总价7.67亿元,并定向增发不超过6.2亿股给丝纺集团及其控股股东。交易完成后,丝纺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增至28.78%,海王生物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共广东省政府,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放弃剩余全部股份的表决权。
对此次终止股权转让的原因,公告没有透露。但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海王集团连续三年巨额亏损是主要原因。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8.35亿元、364.19亿元、303.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亿元、-16.9亿元和-11.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高达39.1亿元。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3.76亿元,同比下降8.81%;归母净利润仅2371.58万元,同比下滑44.38%。
在持续亏损的同时,海王生物负债高企,现金流吃紧。《中国经营报》6月22日的消息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海王生物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9.76%。高于医药流通行业60%~70%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显示公司财务杠杆已拉至极高水平,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同时,公司账面上短期借款高达99.30亿元,而与之对应的账面货币资金仅32.76亿元,短期偿债能力持续承压。
另据《长江商报》表示, 2022年至2024年末,海王生物商誉减值准备余额分别为16.92亿元、24.97亿元、29.54亿元,各期计提商誉减值损失5.24亿元、8.76亿元、4.78亿元,三年合计18.78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海王生物商誉账面价值仍达到3.79亿元,未来依旧存在计提减值损失继而影响业绩的风险。
另外,海王集团目前还存在高比例股份质押。截至今年3月末,海王集团直接持有海王生物12.16亿股,持股比例46.23%,已质押12.14亿股,质押率99.83%。而且自2019年以来,海王生物已连续六年未分红。
针对2024年业绩下滑,海王生物的解释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集中在医药流通板块,主要受政府集采、区域统采等行业政策调整以及部分区域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额减少的影响。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图片来源:天眼查网站 / 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海王生物成立于1992年,1998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医药流通为核心,包含医药研发、医药工业在内的三大业务板块。